林亚选材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开拓创新复材路 奋楫扬帆再出发——访2021年度建材行业十大新闻人物薛忠民

   2022-09-27 中国建材杂志65640
导读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材科技”)迎来了20岁生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在20周年报告会上评价:中材科技以新材料应用研究为使命,聚焦特种纤维、复合材料与新能源材料,先后将风电叶片、玻璃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材科技”)迎来了20岁生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在20周年报告会上评价:中材科技以新材料应用研究为使命,聚焦特种纤维、复合材料与新能源材料,先后将风电叶片、玻璃纤维打造成百亿级主导产业,并加速发展锂电池隔膜产业,通过创新孵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科研院所产业化的成功典范。

不久,中材科技发布年度业绩,在国际形势动荡、新冠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下,公司营业收入历史性突破200亿元,20年实现了百倍增长,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生日送上了最好祝福。

20年来,坚守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使命,中材科技通过坚持技术创新、坚持创新成果产业化、坚持深化机制改革,逐渐形成“价值型、创新型、国际型”的三型企业定位。“十三五”中期以来,在中国建材集团“4335”指导原则引领下,公司更加坚定了深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决心,经济效益屡创新高,品牌价值日益凸显,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面对如此优异的成绩,面对如此丰硕的成果,在中材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忠民看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奋楫

秉承创新基因

2001年12月28日,对于中材科技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起,中材科技承载着集团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的使命,承载着3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的核心资产、创新基因和全体干部员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开启了全新的转型创业发展征程。

在集团做大做强非金属材料制造业的战略引领下,中材科技积极探索转制科研院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3家院所的整体改制重组,构筑了中材科技特有的“非金属矿物材料—特种玻璃纤维及制品—纤维复合材料”上中下游既完整又关联的技术链和产业链结构,凸显了中材科技的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品牌优势,为中材科技由科研院所向现代科技型企业的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材科技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优势的行业高端产品的产业化建设。2004年10月,依托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北玻有限”)航空航天气瓶的研发制造技术,车用高压复合气瓶项目正式启动,开启了公司科技成果产业化探索的第一步。新诞生的中材科技存在业务规模小、资源分散、发展方向不一致、协同效应不显现等众多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公司要发展,首先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体系,资源才能形成合力,步调才能一致。时任领导大胆创新,战略研讨统一思想,抓主业,深化改革促上市。2006年,中材科技正式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有了募集资金的支持,汽车复合材料、高温过滤材料和玻璃微纤维纸项目相继上马。2007年,车用高压复合气瓶生产线建成投产,当年即实现盈利,为中材科技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型、公司制发展创造了成功案例和模式,树立了标杆。

图片

2005年前后,风电能源的广阔前景在国内初露端倪。当时,国内最大的风电叶片是750kW,MW级产品全部依赖进口。北玻有限承担起工艺技术设计和产品开发的艰巨任务,依托2002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技术,果断地投入到风电叶片产品的研发中。

“叶片产业从北玻院一个项目组起步,大家兵分两路,力出一孔。一方面与国内上下游合作,开发了1.2MW叶片并成功挂机,另一方面,对接高水平国际合作,补齐气动结构设计短板,立足国产玻纤等原材料,坚定不移向性价比更高、叶型更大产品进发,可谓乘风而上,顺势而为。”薛忠民谈道。首套Sinoma40.2-1.5MW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立刻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中材科技快速布局了北京第二基地、酒泉基地,并前瞻性地实现了产业与资本对接,筹集资金的支持使中材叶片在行业波动周期内立于不败之地,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叶片产业迅速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在气瓶产业化探索实践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公司第二个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为中材科技第一阶段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扬帆

打造三大主业

凡是了解过中材科技的人士,必定对其三大主导产业有着很深印象,“做强叶片、做优玻纤、做大锂膜”的产业发展思路这几年被反复提及,也多次出现在薛忠民的讲话中。

8月1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隐形冠军乘风而上‘能’动世界”专题报道,全面介绍了中材科技所属中材叶片发展成长的艰辛历程。在节目里薛忠民详细回顾了叶片从孵化到产业化,从第一支叶片下线再到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作为国内最大的风电叶片制造商,叶片产业现拥有江苏阜宁、河北邯郸、江西萍乡、甘肃酒泉、吉林白城、内蒙古锡林及兴安盟七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0GW以上,已经连续11年保持国内市占率第一。

图片

薛忠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中材科技可以在现有的规模上坐享其成,越是领先行业,越需要有全新的视野和超强的能动性。面向“十四五”,叶片产业从两个方面持续着手前瞻性布局:其一,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断推出新品,提升迭代速度,以适应“双碳”背景下风电行业的发展趋势。进入2022年,多种90m~120m叶型陆续下线,在陆上、海上主力配套机型实现升级。其二,布局“两海战略”,即海上风电市场和海外市场,首个海上叶片制造基地和首个海外基地相继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获批筹建,加上国内新增的近风场新布局,目前制造基地数量已达11个,中材叶片正朝着30GW的新目标迈进。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作为中国玻纤产业的技术策源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张耀明院士等老一代南玻人的带领下,攻克了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中国首条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1997年于泰安建成。2001年,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与装备开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历史的机缘巧合,在几代玻纤人的努力下,2016年5月,中材科技完成了与泰山玻纤的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了玻纤业务的产业化回顾。自此,中材科技完成了产业链补强的重要一环,依托核心技术的研发优势,将自身打造成为纤维增强新材料全产业链业务平台。2021年,中材科技玻纤及其制品板块业务实现量价齐升,产能达到120万吨,营业收入90亿元,利润总额超30亿元,各项经济指标连创历史新高。在新一个五年发展的布局中,公司玻纤业务瞄准新能源汽车、新型建材、电子电器等高景气赛道领域,进一步优化、细化内部玻纤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材科技通过产品结构优化、研发创新以及管理提升,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规避同质化竞争,真正地实现“做优玻纤”。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2012年,中材科技南京玻纤院以自有的PTFE膜生产制造技术为基础,启动了锂电池隔膜产业的研发和培育。2016年3月,中材科技设立中材锂膜有限公司,在山东滕州筹建锂膜一期项目;2019年8月,增资湖南中锂取得60%控股权;2019年12月与法国ESSOP等合资设立专业的锂膜装备公司。目前,中材锂膜已经在山东滕州、湖南常德、湖南宁乡、内蒙古呼和浩特、江苏南京、江西萍乡以及四川宜宾布局了7个生产基地,覆盖了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客户市场。2021年,锂膜业务实现了“业务整合、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三轮驱动同步推进,A品率升至 91.4%,全年销量近10亿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创新高。

薛忠民表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头部企业技术的提升,作为梯次推进的第三个主导产业,锂膜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大,要通过“一体两翼”布局,强基扩能,要从工程化和产业化示范,递进到产业规模化扩张阶段。在刚刚公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和相关公告显示,公司新产能布局总规模已达60亿平方米,并计划筹资65亿元,为“十四五”打造第三个百亿级产业补足发展资金。在整体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中材科技再次瞄准新能源材料的广阔市场空间,正在大步前进。

图片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inyaxuancai.cn/news/show-12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林亚选材

陕ICP备110008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