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亚选材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材国际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3-22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64700
导读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国内水泥行业需求下降,效益大幅下滑,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加剧,地区冲突导致国际政局不稳,要素成本上升,稳增长难度超出预期。公司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国内水泥行业需求下降,效益大幅下滑,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加剧,地区冲突导致国际政局不稳,要素成本上升,稳增长难度超出预期。公司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8.19亿元,同比增长6.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4亿元,同比增长21.06%。全年新签合同总额515.14亿元,逆势增长0.5%;其中,境内合同额272.84亿元,同比下降1%;境外合同额242.30亿元,同比增长2%;截至2022年末,公司有效结转合同额为524.86亿元,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核心主业加快优化布局

  工程服务市场份额持续巩固,积极把握境内外新建及存量产线绿色低碳、数字智能转型升级需求,充分发挥SINOMA的品牌价值和全球客户粘性,稳定主业市场份额,新签水泥及矿山工程合同243.3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4.76亿元,同比增长13.29%。全年4620名人员逆行出征,20个项目顺利点火,累计取得PAC证书39项、FAC证书24项,3个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完成全球首条万吨规模5级升级为6级预热器生产线的技改工程,建成全球最大的白水泥生产线,为推动全球水泥工业进步、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出积极贡献。

  运维服务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完成智慧工业100%股权收购,完善全球运维服务业务布局,加快向运维服务商转型。报告期内新签运维服务合同146.8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新签矿山运维合同74.53亿元,同比增长34%;新签水泥整线运维、备品备件合同65.40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运维服务营业收入90.94亿元,同比增长15.49%,其中,在执行矿山运维服务项目246个,实现收入53.46亿元,同比增长10.55%,2022年供矿量完成5.22亿吨,同比增长8.3%;在执行水泥运维生产线48条,实现收入25.04亿元,同比增长37.19%,年提供水泥产能8,248万吨。

  (二)双轮驱动升级战略引擎

  强化高端装备驱动发展,公司抢抓政策机遇,坚持科技赋能,提升敏捷服务能力,新签装备合同39.58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装备业务收入47.34亿元。国内首个最大矿渣立磨成功投产,国内单体规格最大13000吨级篦冷机成功应用。高效推进装备板块业务重组,截至报告日完成合肥院100%股权和博宇机电51%股权收购,装备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构筑起水泥领域品种最全、规模最大、品质高端的装备业务体系。三家装备企业上饶中材、唐山重机、博宇机电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强化数字智能驱动发展,公司不断强化行业引领示范作用,联合天山股份(000877)编制发布智能工厂、智慧矿山建设指南及评价标准,填补水泥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的空白。2022年完成水泥智能工厂项目27个,其中,新建智能工厂5个,智能化升级改造工厂22个。公司“工业知识软件化”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双场景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名单,吴忠赛马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大力推进数字智能平台整合和业务规划,组建中材国际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中材国际统一的数字设计、智能装备、智慧建造、智能工厂、智慧矿山、智慧运维全产业链一体化数字生态系统,以“材料工业世界一流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商”为愿景,推动公司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三)属地深耕加快蓄势聚能

  2022年,公司坚持属地发展“一盘棋”,积极融入全球发展新格局,36家属地化机构稳在当地、稳健发展,新签属地多元化工程合同46.34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营业收入18.97亿元。成功签订一批风电、光伏等属地化合同,绿能工程合同金额超过15亿元。属地化轻质建材产品销售实现收入1.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5.17%。成功建成了尼日利亚、埃及、伊拉克3个亿元利润平台,赞比亚、阿尔及利亚、越南等一批千万级利润平台加快形成。强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直接雇用外籍员工1792人,越来越多的属地化员工走上管理岗位、走近经营中枢核心。

  (四)科技创新引领自立自强

  2022年,公司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健全科研组织体系和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强化科技成果激励,组织召开公司首届科技大会,评选公司首届科学技术奖,创新开展“揭榜挂帅”等系列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13.63亿元,同比增长15.19%;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申请发明专利230件,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12件,制/修订国家标准3项,新申报获批国家项目3项。公司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丰硕,“新型干法水泥智能化低碳工程设计与关键技术开发应用”项目获得全国建材行业技术进步类一等奖,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碳排放限值入选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全氧燃烧热态模拟中试平台”全面竣工投入试运行,行业首套二氧化碳在线监测计量系统顺利投入运行。中材矿山打造绿色智能矿山服务全链条服务能力,由其提供运维服务的绿色矿山累计达100座,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46座。

  (五)深化改革推动高质发展

  公司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全级次1311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台账任务全面完成,获评国资委双百考核“标杆企业”。天津院成功列为科改示范企业。全级次100%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公司及7家二级企业100%落实董事会职权,设立董事会的企业全面建立完善向经理层授权机制。全级次管理层100%完成新一轮“两书一协议”签署,新增或空缺的管理岗位100%实现竞争上岗。有效构建“上市公司-所属单位-工程项目”三级四类中长期激励架构,激励人数超过1700人,占比达12%,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持续增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水泥和矿山工程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全球水泥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整线EPC需求增长有限,但“绿色、低碳、智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水泥行业的共识,存量技术改造市场空间较大,水泥企业对新技术、新装备的需求持续释放。

  国内市场,一方面,2022年受宏观经济不振、下游需求较弱、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国内水泥行业业绩普遍下滑。另一方面,“双碳”背景下的能耗管控、环保排放等政策仍在持续加强,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倒逼水泥行业转型升级。2022年6月23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对工业节能提效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版《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于2022年11月起实施,对水泥产品能耗指标要求更为严格;2022年11月8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3%以上,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我国在运行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约1600条,其中运转10年以上的线约为1400余条,国内老线技术改造仍有较大需求。国际市场,在地缘政治、供应链危机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2022年全球水泥产需量略有下降,但部分热点区域,如东部非洲、南部非洲、东南亚的部分国家,水泥需求保持增长。水泥工程市场方面,新建增量主要来自非洲、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在发达国家,受脱碳政策影响存量老线升级改造的潜力较大。统计显示,目前境外约有2400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其中非新型干法700条,其余1700条新型干法线中,20年以上生产线约1000条,有400条生产线位于碳减排压力较大的欧美国家,老线技改市场空间较大。

  (二)水泥和矿山装备

  在2000年之前,国内的水泥装备主要依赖进口。通过早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国内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实现了所有水泥主机装备国产化,并大量出口国外市场。水泥装备销售与整线EPC项目、技改EPC项目紧密相关,伴随水泥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水泥装备仍有较大需求。据麦肯锡统计,2020年水泥装备全球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左右,增速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泥专用设备产量41.59万吨,同比增长6.7%。此外,伴随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引导,机制砂石生产呈规模化、集中化趋势,将带动矿山装备市场升级转型。据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建材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2%。

  (三)水泥和矿山运维服务

  水泥运维服务市场:水泥运维服务主要包括第三方运营、备品备件和维修业务。非洲、中东、越南、印尼、缅甸等地区新建水泥生产线较多,当地业主管理经验、技术力量薄弱,对水泥生产线运营、维护等技术服务需求较大。据麦肯锡研究统计,2021年全球(含国内)备品备件市场约340亿元,运维服务市场需求近100亿元。

  矿山运维服务市场:2020年全国砂石骨料需求量为178亿吨,国内水泥矿开采量约为25亿吨,总体保持平稳。在政策引导下,矿山管理向规范化、绿色化的专业方向发展,矿山运维市场空间较大。由于国家对矿山开采安全、环保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大、中型矿山业主在缺乏相关专业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倾向于雇佣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突出的公司协助开展矿山开采服务。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工程服务

  公司工程业务以EPC工程总承包服务为主,同时采用工程咨询和设计、成套技术装备供货(EP)、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管理等模式。

  EPC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公司的工程业务主要涵盖以下领域:

  1、水泥和矿山工程: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以及完整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全产业链”资源,为客户提供矿山开采和水泥生产线技术研发、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系统集成服务。

  2、绿能环保工程和多元化工程:公司依托全球品牌影响力、丰富的海外项目管理经验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技术、人才优势,向绿能、环保、节能、矿业、化工、电力、公路、民用建筑等非水泥工程领域拓展,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装备制造

  公司装备产业的范围主要包括水泥技术装备、矿业破碎及物料处理装备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技术服务等,核心产品包括立磨、辊压机、预热器、回转窑、篦冷机、收尘设备、燃烧器、选粉机、堆取料机、输送设备、破碎设备、钻探及采矿工程设备。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利用与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协同优势带动装备销售。公司以专业化理念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业务,逐步向外行业拓展。

  (三)运维服务

  随着市场需求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积极推动水泥和矿山运维价值提升,开展服务业务。

  公司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以下领域:

  1、水泥生产线运维服务:公司拥有完整、系统的水泥生产运营管理服务体系、专业的水泥生产运营管理团队及广泛的人力资源网络,为客户提供工厂保产、设备维修等方面服务,使水泥生产线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在更佳状态下生产运行。目前该业务主要在境外实施,业务模式通常为业主负责原/燃材料供应、水泥销售等,公司承担生产线的人员组织、水泥熟料生产、设备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及备品备件等,主要采用人工单价或吨熟料单价进行结算。

  2、矿山运维服务:在矿山工程的基础上,公司为石灰石、砂石骨料或有色金属矿山客户提供矿山开采服务,生产环节主要包括穿孔、爆破、装车、运输、破碎及输送、矿石均化等。目前该业务主要在国内实施,主要按照生产矿石重量进行结算。

  3、数字智能服务:依托现有水泥行业资源,公司开展水泥和矿业数字化产品服务业务,包括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及智慧矿山、数字设计、智慧建造、智能制造等数字化智能化服务。

  4、固废资源化利用:公司依托安徽节源、中材环境等业务主体,积极开展固体废弃物处置和综合利用业务。目前,固废资源化利用主要采用的业务模式是投建营模式(投资+工程+运营)。

  (四)其他业务

  其他业务主要是公司贸易、物流、骨料销售、属地化产品销售、办公用房租赁等业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全产业链系统集成服务能力

  公司先后整合了国内水泥工业研发、设计、装备及工程优质资源,拥有矿山开采和水泥生产线技术研发、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资源、专业人才队伍和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全产业链的价值重塑和布局优化,适应市场需求。

  (二)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工业大奖获奖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和装备,拥有全流程、全规模、高品质的全套高端水泥技术装备,主要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绿色化技术:以低热耗为代表的水泥绿色烧成技术及装备、低系统电耗为代表的水泥绿色粉磨技术及装备、水泥生产超低排放技术及装备、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处置和替代原燃材料、新型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引领水泥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发展;深度开展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研究,建成投运水泥工厂碳排放全过程数字化平台,发布建材装备产品碳足迹核算平台和绿色低碳建筑碳平台,“全氧燃烧热态模拟中试平台”全面竣工投入试运行。

  数字化技术:基于数字模型技术(BIM),自主开发工业互联网赋能与服务平台(IIESP),实现了工程项目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管理,在公司EP、EPC项目广泛应用。

  自主开发装备工厂管理数字化系统,主要装备产品如篦冷机、辊压机、立磨实现数字化模拟、自动化加工,推进公司装备制造向“精益管理、高端品质”迈进。

  智能化技术:公司自主开发基于双中台数据湖技术的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和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预测技术的云边协同智能控制平台,为客户提供水泥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可实现工程可视化、数字化管理,全流程智能控制,与物理工厂同步交付,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运维。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实施和应用,大幅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降低能耗和排放指标,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提升产品质量,为业主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865项,其中发明专利402项,国际专利5项,涵盖水泥制造全工艺流程的技术和产品;先后主持或参加百余项水泥行业国际、国内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公司拥有国家水泥节能环保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中国水泥发展中心(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共同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1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公司所属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上饶中材、唐山重机、博宇机电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材环境、安睿智达、河南中材环保、徐州中材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三)有竞争力的人才资源优势

  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不断健全人才体系、优化人才选用育留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在推动公司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中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力量。一是人才体系全面覆盖,公司拥有一批富有战略眼光、执行力强劲的管理团队以及一批经验丰富的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有力支撑公司改革发展。截止目前,公司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9人,科研人才共计2,432名,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人才7,598名,总部及所属企业高管中高级职称占比达到82.3%。二是人才机制日趋完善。公司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优化人才引进、选拔、培养、使用机制。积极从源头引进高素质毕业生,引进有海外经验、或在海外的成熟专业人才。建立统一的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等职业发展多通道,明确晋升条件,形成了动态职业发展晋升机制。充分依托公司以及培训机构、高校等开展国际化经营岗位和技能培训,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定期举办中青年干部政治素养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与高校合作建立了“鲁班工坊”、“中文工坊”等特色的境外人才培训机制。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轮岗培养模式,推进跨层级、跨企业、跨岗位干部轮岗交流。三是人才活力充分激发。公司不断完善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实行基于不同岗位类型的差异化薪酬管理,建立了规范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形成了基于岗位、贡献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收入分配向核心技术骨干倾斜。构建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工程项目的全方位全贯通中长期激励架构,实现了骨干员工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充分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inyaxuancai.cn/news/show-19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林亚选材

陕ICP备110008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