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需求:2023年,基建投资作为扩大内需、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预计维持较高景气度,但其增速受地方政府收支矛盾加剧,以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下城投融资整体偏紧等因素影响趋于走弱;房地产消费需求及信心尚显不足,恢复有待时日,叠加土地购置费及房屋新开工面积下滑,房地产行业将以“保交楼”和“去库存”为主,投资短期难以有效提振。预计2023年水泥需求受上述因素影响趋于下降。
价格-成本控制:水泥需求趋弱、产能难以有效减少将加大供需矛盾,预计2023年水泥价格走弱;煤炭供需紧平衡延续,煤价或继续处于高位运行,同时水泥行业议价能力减弱将难以将成本向水泥价格转嫁,水泥-煤炭高价差态势仍将维持。
样本企业表现:房地产投资下滑以及流动性趋紧导致2022年水泥行业盈利水平及经营性现金流明显下降,2022年Q1-3样本水泥企业利润总额和经营性净现金流入额同比分别下降51.21%和44.38%,偿债能力指标继续弱化;受制于房地产投资短期难以有效提振、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2023年水泥行业财务表现将继续走弱,但幅度收窄。
"
一、行业运行环境
2022年以来我国水泥需求分化,基建投资虽持续发力,但难以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对水泥需求的负面冲击,预计2023年水泥需求仍将受制于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和房地产投资难以有效提振而趋于减弱
2022年以来房地产投资下滑明显削弱水泥需求,基建投资发力亦难以扭转局势。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延续下行态势,虽然取消限购、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下调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融资等政策频繁出台,但在疫情反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下,难以提升居民购房预期,房地产销售端继续承压,叠加房企频繁暴雷、行业信用风险提升导致房企融资受限,房企流动性趋紧,受此影响,2022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至13.29亿元。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在稳增长需求下,专项债加速发行、及时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和贷款,推动基建投资持续发力,2022年我国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1.52%。但基建投资对水泥的边际需求低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因此难以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对水泥需求的减少,2022年以来我国水泥需求减弱。
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短期难以有效提振仍将抑制水泥需求。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3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我国居民消费仍待提振、房地产继续筑底、出口回落的经济形势下,基建投资仍将是2023年扩大内需、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在政策加持下,预计财政支出加强、政府债务扩容,截至2023年2月10日,31个省份获得的提前批专项债、一般债额度合计分别为21,900亿元、4,320亿元,同比增长50%、32%。但需关注的是,2022年我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将加剧地方政府收支矛盾,叠加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下,城投融资整体偏紧,将制约基建投资。尽管销售端、融资端利好政策频出,但房地产消费需求及信心尚显不足,恢复有待时日,同时2022年房地产景气度下降及流动性趋紧抑制房企拿地意愿及新开楼盘,当年我国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5.7%,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9.40%,短期内亦将削弱水泥需求。预计2023年房地产行业将以“保交楼”和“去库存”为主,房地产投资短期难以有效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