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水泥网热搜上添了一个新面孔,那就是被誉为水泥行业黑马的“水泥毯”。作为业内赫赫有名的水泥神器,水泥毯不仅使用方便、运输便捷,而且还有极大的市场效益,业内对这项专利的估价更是高达1.2亿元,就连美日两大国都对其垂涎不已,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做出这项伟大发明的竟然是一个中国大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说起这“水泥毯”,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更为专业的学名,叫做“混凝土帆布”,而率先提出这项技术的也不是中国人,反而是两位英国的学生;只不过后来这种想法传到了中国,而一位中国大叔受到其启发,积极投身到了这方面的研究上去,最终才研究出了隶属于中国的“水泥毯”。
说起来也是有趣,在成功研发这款水泥毯后,那位中国大叔还曾经特意感谢了一下日本,因为据说他之所以会想要去研发一种新型材料,其原始动力就来自于之前出行日本时所受到的“歧视”。
彼时这位大叔特意跑到日本去旁观日本新干线的修复工作,刚开始还好好的,可是当修复工程进入到重要环节的时候,日本工作人员竟然明确表示要求中方“回避”,这在我们那位中国大叔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也正是在这份羞耻感的鞭策下,大叔最终研发出了估价1.2亿的水泥毯。
那么这种被誉为“水泥神器”的东西,究竟是凭什么获得了1.2亿的超高估价呢?其实很简单,答案就在于“革新”。
我们都知道,传统水泥早就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是各国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无论是盖房子、修马路还是建大坝,哪里都离不开水泥。可水泥虽好,也有其难以掩饰的弊病,而究其根本,这弊病就在“难”和“慢”二字上。
所谓的“难”,主要指的是水泥调配难。
我们都知道,虽然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和水,但是这二者的配比以及搅和时间都是有着细致的讲究的,非熟练水泥工难以把握其火候。倘若是水泥配比出错,亦或是搅和的时间没有掌控好,那么轻则水泥报废,重则盖出来的房子,中途倒塌亦或是沦为危房,这都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
至于所谓的“慢”,则是指利用水泥建造工程时,对环境要求颇为苛刻,工作效率也是极低。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下雨天以及天气较为阴湿的时候,水泥就没有办法露天搅和,甚至就连往地面上铺设都不行,这无疑大大的拖累了施工效率,同时还不必要地延长了工程工期。
可是倘若人们使用水泥毯就不一样了,作为水泥行业中的后起之秀,水泥毯有着以下四大优点,
第一,水泥毯使用起来非常快速,可以极大程度上缩短工期。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水泥毯可以采用喷水亦或是浸在水中的方式来使用,均不影响其使用效果,而在接触到水后,水泥毯很快就会进行水化反应,在24小时内,其硬化强度就可以达到最终强度的80%,并且这一速率还可以,再加入加速器后变得更快;如果我们将普通工程中的水泥更换为水泥毯,那么工期至少可以缩短60%,这可以极大程度上的减少人力物力。
第二,水泥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平时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它像布条一样轻松地卷起来,而等到使用的时候,只要再拿出来再用普通的刀子裁剪就可以了;除了使用外,水泥毯在运输过程中也显得很方便,倘若是小型的,可以直接人工携带,因为每平方米大概只有十数公斤重,而倘若是大型的,也可以用车辆运输,相当快捷。
第三,水泥毯本身质量非常好,尤其是柔韧性极为过关。
可能很多人提到水泥,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坚不可摧,但是水泥毯不一样,本质来说它属于一种纤维布,所以在加水后具备坚不可摧这个特质的同时,水泥毯还具备极其优秀的柔韧性,可以铺设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带,比如说沟渠、管道等等,都是极为方便的,而操作起来也不难,只要在使用前提前用钉子将水泥毯钉入地面就可以了,
第四,水泥毯十分结实。
普通的水泥在温差较大亦或者是遭受到强烈撞击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可是水泥毯就不会,而这主要是由于它在制造的过程中被加入了大量的人造纤维,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水泥的结实程度。
聊完了优点咱们不妨再来聊聊缺点,水泥毯这种水泥神器的缺点一共有两个,一个是昂贵,一个是承重能力差。
昂贵自然是不必多说的,作为一种采用三维纤维复合结构的新型材料,水泥毯的成本要比廉价的水泥高得多,卖得自然也贵些;而承重能力差,主要是因为这种水泥毯太过轻薄了,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承受巨力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说,其实没有绝对完美的材料,只有最适合的材料,水泥毯自然是不适合被应用在各种高层中的环境下的,但是在普通道路的铺设以及沟渠的搭建上,这种新型材料也有着其值得天独厚的优势。
总的来说,我国能够顺利研发出水泥毯这种新型建筑材料,让我国在材料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不必过于受制于人,这是值得每个国人骄傲的,只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而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祖国方方面面的建设中去,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